用以规范汽车维修作业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哪些
车辆维护制度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汽车运行安全的基本制度。
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和驾驶员,必须按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对车辆进行维护作业。
二级维护是由汽车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
(1) 清洁、补给、润滑、紧固和安全检视,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2)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
(3)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二级维护必须按期执行。二级维护的总体程序首先,由道路运输经营业户或车主把营运车辆直接交到有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
然后,维修企业按照以下规定的步骤和操作规程完成二级维护工作。
(1)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2)由维修厂把经过维护的车辆送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竣工出厂检测(俗称季审)。
(3)检测合格的,签发出厂合格证交车主完成本次二级维护。若检测不合格,由维修厂返修、复检,直至检测合格。维修企业可以进行二级维护的维修企业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可以自主选择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的二类以上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维护作业。二级维护制度对汽车维修厂的作业要求凡从事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的维修企业,应严格国家标准和其它相关的行业标准、车辆使用说明书执行维护作业,不得漏项或减项作业,更不得只收费而不对车辆进行维护。二级维护制度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要求?车辆二级维护出厂前,必须进行竣工上线检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应严格执行交通部门制定的有关检测标准、规范和程序,由技术负责人签发检测报告。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应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检测费标准收取检测费。
中职汽修课程标准
中职汽修课程的标准是指导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这套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专业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具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下是中职汽修课程的大致标准:
1. 专业目标:培养具备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2. 教学要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3.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四大类。
-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基础、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 专业课程:包括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美容、新能源汽车技术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4. 实践环节: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一般占总学时的50%以上,包括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可能因地区、学校和年份而有所不同。建议参考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具体学校的中职汽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