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晒晒你手机拍摄的晚霞照片
记得有一天傍晚散步,突然看到天空烧红霞,红霞那么漂亮,天空好像搭了色彩,半边彩霞照亮了街道和大地,家乡的天,家乡的云是那么美!
那么漂亮,半个天燃烧的红霞让人激动,随手拍下这漂亮的画面,本来拍很多张,由于占内存,只保留了这么几张。
在不足一周的时间里,再次晒出这幅晚霞,是应粉丝的要求,让我说说创作这幅照片的经过。谢谢各位粉丝!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会更加激励!
前几天晒出这幅图片,是回答了“夕阳无限好,如何用一句话说你与头条的完美相遇?”,的确是图不对文,那么现在我谈一下这幅图片的创作经过和感想。
鸣沙山,在祖国的大西北,位于甘肃省敦煌,是大漠戈壁上的一条靓丽风景,这里四周沙山绵延,沙峰此起彼伏,阳光照在金色的黄沙上,像一座座金山,光芒四射,一队队驼队穿梭于沙漠之中婉如长蛇,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画面,令人目不暇接,无比震撼,远远望去,沙漠中的奇迹——月牙泉清晰可见,她和鸣沙山相映成趣,形成一大奇观。
下午五点多,游人如织,尽管沙漠上时时冒出缕缕热气,也丝毫挡不住人们对沙漠的向往,滑沙的、沙漠浴的、骑骆驼的、开卡丁车的、扛着各种摄影、摄像器材拍照的,人们在以不同的兴趣在这里游玩、嬉戏、耍闹......,
夕阳下,蔚蓝的天空,飘荡着朵朵白云,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红色,哇!火烧云,真是太美了!游览的人们欣赏着大自然带来的秀丽风光,真是无与伦比!美不胜收!
夕阳下,人们站在高高的沙漠上,登高望远,尽情的欢呼、歌唱、跳跃、拍照......,如何把这些无限风光和和各种姿态的人们用一幅照片表现出来呢?我围着这片沙漠在寻思,跑步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或蹲,或趴,或高高地举起相机,夕阳彩云,欢乐的游人,尽收眼底,好美的一幅图画,我默默地自言自语“夕阳无限好”!
这幅照片没有后期,没有ps,原汁原味。她在殷切的告诉人们:珍惜当下,明天更美好!
谢谢!
昨天拍的,此时的我正在医院陪八十五岁的老娘,因为疫情原因,只能由一个家属陪床,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也有更多的时间跟妈妈聊聊天了。
我妈是一个特别豁达的人,年纪大了以后,面对生死,我妈的信条是;“活着硬硬朗朗,死的快快当当”,现在这种非住院不可的情况,她是很不甘心的。所以经常闹着要出院。
昨天我给她絮絮叨叨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啊,一再肯定她在八十五高龄第一次住院,已经是生活的强者了,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人,最后她也想通了,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这时刚下完雨的黄昏升腾起彩霞,妈妈出神的望着窗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好像有点悲情,但更多的不是在渲染夕阳之美吗?
中国城市规模是否取决于地理位置
形成城市的核心首先是水资源、土地和交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丰富的水资源 + 广阔的土地资源就可以养育更多的人口,人口是城市的核心。
便捷的交通将各地区联系在一起,只有人口和货物的流通,社会才能发展,处于重要交通枢纽的区域必然形成区域中心城市。
人口、物品等汇集逐步形成各种服务业,城市综合功能逐渐显现。
多地区人口汇聚,也就是文化的交流汇聚,时间会融合周边各区域文化,形成区域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历史。
地形地势的影响非常大
地形地势影响降雨、季风,从而影响地区植被,看看中国高原、大山对中国地区气候的影响。
地形地势同样影响气温、空气,长江流域夏季多酷热,北方盆地冬季多雾霾,主要是地势。
当然,高原地势无人区就不用多讲。
重要城市有几个特点,从小到大看看
河谷山地盆地类城市,多处于多河流交汇区域,大河流山间盆地,典型城市兰州、西安、太原等。
因高山、河流阻隔,人群沿河谷分布、交通,多河流交汇的盆地自然就成为周边各河谷人群汇聚地、交流中心。
大江、大河出谷冲积平原交汇地或平原河流汇聚出谷地,典型城市,岷江与四川盆地交汇的成都市,黄河出谷的洛阳市,多河流汇聚出谷的重庆市、武汉市。
第三类,工业革命以来以铁路为主要交通工具时代,干线铁路交汇的城市,因铁路改变省会的哈尔滨市、长春市、郑州市等,
上述三种,均无法摆脱地形地势对交通枢纽关塞的影响
航海时代,大江、大河入海口同样没有改变水资源和河流对人口、交通的影响,沿海地区很多,为什么是大江大河入海口及港湾地区城市快速发展。
本质上和前面三种类型是一致的,因为大江大河的水资源沿河谷分布人群,人口、经济等均沿河谷分布,交通必须跟着人群布置,科技发达了将公路、铁路修到无人区有意义吗?
地形地势河流山川决定了人口分布、交通干线走向,中心城市的政治、军事、交通、经济地位是地理历史形成的,短时间的政策导向并不能长久改变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城市群全部是港湾城市群
三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上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环鄱阳湖、长株潭城市群),黄河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全部是大江大河城市群。
几百年过去了,国家中心城市和清大区政治、军事中心总督府有多少变化?
清总督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军事大区中心
以铁路为代表大区中心,铁路监管局及铁路局驻地
随着社会发展,航海时代对内陆产生冲击。
首都北京重要伴生重镇由保定变为天津,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再次肯定了保定周边区域地位。
两江地区,上海快速上升,但南京(江宁)在江苏、安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地位同样无法改变。
沈阳、福建、广州、武汉(武昌)、成都、昆明、西安、兰州的政治、军事、交通战略地位同样没有改变。
重庆地位提升,郑州市(替代了周边洛阳、开封)被重视,地理历史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