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划拳口诀手势

临汾划拳必须要用临汾口音,口诀一点点、二好看、三星照、四敬财、五魁手、六六顺、七敬你、八匹马、九是你、满十在,现在各大酒店不让划拳了,前几年,夏天晚上出去散步,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划拳的声音到处都是,夜市上那两个光这膀子,脸通红通红的扯着嗓子五魁手呀六六六,大家把一天的烦心事都发泄到手指头上了,哈哈,有意思

你的家乡出过哪些名人

没岀过。

如果硬要说出过,那就是我了。

其实,我怎么配得上这个名头。

临汾划拳口诀手势

只是借此幽默一下而已。

再做一首诗,逗你快乐一秒钟:

老叟从来爱语花,

只藏心头不外发。

村中老幼不知晓,

但有莹屏万友夸。

——古绝 孤独吟诗客

真诚地感谢朋友们了!

20191215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先来说说我的家乡——婺源县浙源乡吧!浙源因吴楚分源上的“浙岭”而得名。浙源又被称为“生命的原乡”,是因为江南詹、查两大姓氏的始祖都在这里。浙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出了无数名人,但最负盛名的当属詹天佑和金庸了。可我今天要说的这位应该算是一位“奇人”,他就是晚清有着“中国巨人”称号的詹世钗,至于有何奇事,且听我慢慢道来吧!

奇事一。据说詹世钗不到两岁就长到其母亲胸口了,那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灯,人们看到他站在其母身边吃奶,都纷纷训斥他不懂事,那么大了还要吃奶,其母马上解释:我儿还不到两岁,不要吓着他!

奇事二。1860年,他十八岁那年,婺源因太平军战乱,他所在的虹关村村民们都四处逃难,唯独他站在自家门口。说来也怪,不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看到他高大伟岸的样子,谁也不敢进他家门!

奇事三。他长大后投奔上海同宗开的墨厂做墨工,因他身材太巨大,食量肯定也超大,据说工钱还不够饭钱。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被洋人发现,于是重金聘请,把他包装成“奇人”,开始在世界各地展览。后来他就入了英国国籍,还娶了英国女子做媳妇。他真的可称得上是十九世纪的中国网红!

至于他究竟长得有多高?还真的是一个迷了。有的说他有三米多,是世界第一“高人”。不过据说死后他的棺材有260公分长。你要是感兴趣,就到虹关来吧,至今“长人巷”和“长人故居”

依旧保存完好,“百闻不如一见”,我在这里等你呦!好了,我是诗画人生相约篁岭,专注文史和旅游,希望你喜欢!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与安徽亳州毗邻。这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故里,也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道士陈抟的出生地。北宋时期,鹿邑人石曼卿(石延年)被称为宋朝“三豪”之诗豪。近代以来,鹿邑走出来的作家不胜枚举,有写“宋氏三姐妹”的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有写《乔家大院》的作家朱秀海,有翻译高尔基《童年》《母亲》的苏联文学翻译家郑海凌等。全国著名舞美设计师毕起亮,享誉国际的现实版“士兵突击”、特种兵张金涛,CBA全明星赛扣篮王罗凯文也是鹿邑人。

我的家乡在陕西蓝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著名的蓝田猿人、号称“小敦煌”的水陆奄、蔡文姬墓等历史名胜古迹。今天介绍几位从蓝田走出的老一辈革命家。

△汪锋,蓝田九间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陕北红军、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入党,参加了渭华起义,中共陕西省委军事委员会组织部部长、省军委书记。曾任陕西渭北特委书记、三原中心县委副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代理政治委员。1936年,他作为毛泽东的代表,前往西安,与杨虎城谈判,达成了互不侵犯等秘密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赵启民,蓝田县安村人。1930年入党,曾任红26军随营学校排长,第26军42师3团第1连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创建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的游击战争。抗战中,任新四军第5支队参谋长兼第10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中,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4军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将。

△赵伯平,蓝田县康禾村人,早期陕西党的领导人,是党的七大代表。1930年秋,任陕北特委书记,与谢子长、刘志丹等同志一起领导陕北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照金、南梁革命根据地,到1932年底,建立了73个党支部,发展党员1153名,点燃了陕北革命的燎原之火。新中国成立后,赵伯平先后任西安市委第一书记、中央西北局常委、中共陕西省委第二书记、陕西省省长等职。

宣传故乡名人, 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辈精神。欢迎大家关注。


我的家乡有。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尚小义,也就是五壮士里的胡德林有敌后武工队里的,贾政,有放牛的王二小,有为革命牺牲的县委书记,王平。警卫员小孔徐水龙华村人。有数不清的为了中国去外寇失去生命的烈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尊严,他们的生命是为国家而生是为天下和平而生。他们还是最值得尊重的名人。

炎黄蚩尤与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同属一个文明传承体系,还是各自单独发展的

蚩尤和炎帝、黄帝都是两河流域下游苏美尔邦国首领,属于同一种族苏美尔族。他们生活在就近距今4600年前,蚩尤邦国侧重于运输业和畜牧业(主要训养牛),炎帝邦国侧重于畜牧业特别是放羊。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代。

炎帝代表的部族是我国藏、羌等族先祖,他们以羊为图腾。基因图谱中表明汉、羌、藏、彝、苗、畲、瑶、壮、土、黎等民族均含有南亚地区特有基因:O*东亚-南亚、O3远东、三种印斯基因基因、中东基因等共同基因。(需要说明:鄂温克族属于通古斯族和塔吉克族属于古波斯,这两族O3基因比例极少。)这不是巧合,而是他们来源于共同的祖先,有一个共同的朝代-夏朝。他进一步支持了,古代文献〈山海经〉、〈诗经〉、〈穆天子传〉华夏人从西亚(苏美尔)和南亚(哈拉帕或昆仑)迁移说,也和考古文物相互印证。
彝族也是原蚩尤邦国一支。
蚩尤部族以牛为图腾,是我国苗、九黎族祖先。




黄帝邦国侧重于农业和青铜冶金业,均属于苏美尔十二个邦国其中成员。其中青铜器纹饰、纹路和商朝青铜器一致,如虎头纹、夔纹、云龙鸟纹、回纹、蝉纹、蚕纹等十几种纹路。另外其青铜器中所含铅、锡、镍、砷等元素及配比一致。


公元前2500多年,邦国间人口、生畜壮大而发生争地争水争斗,最终导至战争。蚩尤邦国联合另外几个小邦国,向炎黄邦国联军发动进攻,开始炎黄部队葱忙应战而溃败,逃剂邦国城里,经过重整旗鼓、日夜练兵寻找赫梯、埃兰国外援,终于在战胜蚩尤邦国,蚩尤悔恨自杀,炎黄二帝宽恕蚩尤部队百姓,让他们回国安居乐业。由于地球进入小冰期,气候变冷影响农牧业生产,苏美尔邦国首领率领大部分邦国人民寻找乐土,先移居印度河流域按原邦国分别建立邦国,保持原有的生产分工。

470年后因气候干燥印度河断流。邦国联盟首领在炎热夏季率百姓翻越喀拉昆仑山,渡过孔雀河,进入河西走廊玉门火烧沟。炎帝邦国留在天山牧场和河西走廊一线继续放羊、牧马,部分进入青藏高原,形成今天的羌族、藏族。


黄帝邦国进入中原在关中平原、河洛地区定居建立方国(邦国)。


蚩尤邦国开始在山东建国,后与东夷土著和中原邦国战争,一路向南迁移,来到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定居,仍保持先祖文化传统,妇女头顶银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