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二次疫情,现在的你还好吗
我是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山西街白师傅机电修理部,的一个个体户,今年乌鲁木齐市的两次疫情,冬天淡季,到目前为止,今年才干了4个月的活,现在马上又要入冬了,今年基本完蛋。今年乌鲁木齐个体户都非常难,甚至很多倒闭算了。
好的很,每天晚上熬夜到三四点,白天天天看窗外的马路上,静悄悄,时不时有私家车警车路过,还不时有消毒车在消杀,每天就这样看着夕阳落下,天黑,夜晚,依然静悄悄,安静,诺大一座城市,因为疫情,按下暂停建,我们突然变得安静,这种安静,在积蓄能量,因为大家居家,就是等待解封那一刻,我们欢呼而出,如今的静悄悄和安静,是为我们后面的新生和出去继积蓄能量。
如今大家发愁的是,没有收入,还有房贷车贷,每个年轻人,基本都背负房贷,包括本人,黄土来了半截,依然还有房贷,即便每个月有收入,但依然压力山大,所以说,好不好,大家都知道,而那些个体做生意的,更是深有体会。
不管咋说,疫情来了,发生了,我们无能为力,改变不了,不管好还是不好,怨言和郁闷都没用,如今,我们能做的,继续待家里,等待政府的号令,居家隔离防疫,等待解封的那一刻,我们到时候,再放飞去吧。
你去过谁的家让你震惊
我的一个亲属家,因为他去世了,去他家吊唁。他是水利方面的官员,一支笔那种实权官员。一生修建了上百水利设施,全部优良。家中用一贫如洗形容有点夸张,但是说寒酸已经不足形容了,远比不上当地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内衣褥子都是缝缝补补的。孩子全部没有体制内工作,在做搬运工。淘米水都舍不得倒了,需要蒸馒头。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是绝对不相信。
他永远穿工作服,我也看不出来衣着的好坏。他生前自诩过得非常好,说自己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想吃什么吃什么。
我非常受教育。
原二机部部长李觉家让我着实震惊。
87年家父去世,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父亲仅仅是众多为祖国核武器事业献身的科研人员一员,超规格的追悼会让我们全家感激不禁,没想到已经退休的李觉部长和二机局长也到会场慰问,我们痛哭流涕,感谢当初的老领导还记着多年前的部下。
会后,母亲带着我前去三里河核工业部宿舍区一幢很普通居民楼见到李觉部长。让我震惊的是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家非常普通,也很朴素,唯一显眼的就是到处都堆满了书。
老爷子记忆里很好,我母亲和过世父亲对于他都是晚辈,但他都能记起当时一起在青海221厂工作的很多细节,让我母亲感到这一辈子现身国防事业是值得的,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干部,真正从内心深处佩服和信任党的领导……
09年,我在一个朋友家吃饭聊天,无意间我看到她家客厅里有一个吊柜,用一把大黑锁锁着,就问了一句:“你家这个吊柜里放了什么宝贝呀?还锁这么严实!”
朋友抬头看了看,说:“嗨,这哪是我们锁的呀?这个房子租的时候,那个吊柜就锁着,中介告诉我们,房东交待过,里面就是些不用了的东西,存放在这儿,让我们放里边别管就是了…”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吊柜和临间相连的地方有一定的厚度,外面又锁了一把大黑锁,说实话,这锁挺突兀的,就问了句:“你们从来就没想过这柜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吗?你们不奇怪吗?”
越说我俩越觉得奇怪,大中午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正说着,朋友的老公回来了,他找了个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锁鼓捣开了。
门打开的一瞬间,我们都有点失望——里面就是些普普通通的旧书,还有一块黄布,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我还是看出了一点儿端倪:这个吊柜和临间的距离决定了它的厚度应该大的,为什么打开以后感觉柜子的进深这么窄呢?
于是,我伸手把旧书扒拉开,轻轻扣了两下书后面的柜体,发出“咣咣”的声音。
果然!柜体是空的!
一瞬间,我从小看的悬疑小说里面的各种情节都涌上脑海,直觉告诉我,里面肯定还有东西!
朋友和她老公商量以后,决定还是打开看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回头跟房东道歉解释。
朋友老公是技术工,他很快就打开了后面的隔层,我天!里面的情景震惊了我们!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的那种感觉。
隔层里面摆放着一尊不知名的黑色佛像,上面蒙着红布,周围放着很多黄色的符纸,像是供奉又像是…总之,说不清的害怕。
我们都沉默了,朋友老公用颤抖的手把柜子恢复了原状。
很快,朋友就退租了,他们是怎么跟房东解释的,以及后来的事情怎么样了,她也不肯说。总之,这件事情给她的心理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去过湖南某市首富的家,是在一个五星级酒店的七楼,这个酒店是他个人的。他和夫人住七楼,估计有千八平方米吧,八楼是女儿一家,九楼是儿子一家。八楼、九楼没有厨房,三家都在七楼的餐厅吃饭,有两个厨师一天24小时随时开饭。有一个电梯专门去七、八、九楼的。这三层楼的装修我就不说了,朋友们自己脑补吧!
去过一次富豪的别墅,坐标上海,墙壁是用缅甸进口的翡翠玉板铺的,一块板40万,用了200块,通体绿。加上其他材料墙壁装修用了1个亿,全部装修花了2个亿,还有个3层高的海水缸,从2楼直接到地下室,养海龟和帝王蟹。装修用了3年,今年才弄好。